群众活动
爱思青年汇第26期沙龙:《办公室无意识差错》让青年干部受启发
发布时间:2014-03-183月5日晚,中国人民大学爱思青年汇第26期沙龙活动在国学馆举办。沙龙邀请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先生为主讲嘉宾,漫谈“办公室无意识差错”即《机关青年36“忌”》。
“如果上级问我有什么意见,我会认真中肯地发表看法,因为这是思考、提高和展示的机会,更是学习、请教和共享的机会,不该随意放过。”张建开篇的第一忌“没有没有”,就让大家为之一振。“我征求下属的意见和看法时,有学习交流共享的意思,也有对下属考察的意味。如果下属仓促回答‘没有没有’,我会感到遗憾,知道他没有经验,没有准备,就像我年轻时一样,还需要历练。”
“我不行我不行”、事毕不回复、会前不到位、拖拉误事、当场声辩、开小会、羞于上问、负面思维、不演练、甘当另类……36忌被张建一一抛出,伴随着生动的举例,与在场的青年管理干部互动频繁。
“爱思青年汇在微信转载了张建司长写的《机关青年36‘忌’》系列文章,反响非常好,青年管理干部乃至各地的校友都在关注。”沙龙活动的主持人、党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冯启娜告诉记者,“看到这些文章这么受欢迎,我们就请张老师来人大的爱思青年沙龙现场交流。”
另一位爱思青年汇的发起人、国际关系学院青年干部刘鹏则表示:“今天张老师讲的都是我们在工作中会无意识犯的错误,其中有一些甚至是致命的,对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公共管理学院工作的冯雯婷,在沙龙中被张建司长点名,请她即兴作一段演讲。这个经历让冯雯婷受益匪浅:“张老师一直强调我们的主体意识,整场的互动就没有停过。通过生动的案例指导我的思想和行为。”
后勤集团青年干部杨帆说,《机关青年36“忌”》每一“忌”都指出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给了我们很大的收获。比如,面对领导突如其来的提问,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准备,才会说“没有没有”和“我不行我不行”。再比如,“当场声辨”或“开小会”告诉我们,要更多地换位思考,培养大局意识。
教务处的徐佳老师是第一次参加爱思青年汇的活动。她说自己一入场,就被爱思的氛围所吸引。“生活的忙碌不会带给我太多沉淀思想的时间。唐纳德·舍恩倡导‘反思性实践’,希望我们通过爱思这个平台,做一个‘行动中的反思者’。”
爱思青年汇是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党政教辅职员自发成立的学习型组织,是校工会下属的首个以关注青年行政人员的发展与成长为主题的教职工文体社团。社团定期举办管理职员沙龙、读书分享会、真人图书馆、心灵初体验等活动,开通的“爱思青年汇”微信公众订阅号得到了青年管理干部以及部分师生、校友的关注,在青年中掀起了爱读书、爱学习的新风尚。
张建司长将中国人民大学的爱思青年汇模式总结为“动车党建”,他认为这种以青年管理干部成长为主体的组织形式,是党建创新的生动体现,具有示范效应。所谓“动车”,就是每一节车厢都自身带有动力,人人都开动起来。通过把党建与青年的个人发展、个人成才结合起来,激发青年的“正能量”、“正需求”,有利于解决长久以来机关存在的业务和党建“两张皮”、党员和党建“两张皮”的问题,实现党的十八大说的“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